考古

书评丨《中国的十个名字》:在语言考古中重构中国的全球叙事

当普希金在《致恰达耶夫》中以“Китай”指代中国,当马可·波罗的“Cathay”塑造欧洲的东方想象,这些跨越时空的称谓已超越语言符号,成为文明互文的见证。郑子宁的《中国的十个名字》以语言学为工具,在三千年的文明交流地层中挖掘,将散见于青铜铭文、波斯典籍、拜占

语言 考古 书评 桃花石 chin 2025-10-23 12:03  2

甲骨文都没记录夏朝,为何周朝知道夏朝存在?考古一幕震惊所有人

在商王朝之前,中原地区是否存在一个被称为“夏”的广域王权国家,是中国早期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传世文献如《史记》、《尚书》对夏朝有着系统的记载,然而,现代历史学研究要求“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发现的相互印证。关于夏朝的探讨,正围绕着考古学上缺乏其“自证”

考古 夏朝 甲骨文 周朝 西邑 2025-10-22 03:49  4

绍兴考古,重大发现!就在塔山……

你是否知道,《越绝书》有载——“龟山者,勾践起怪游台也。东南司马门,因以炤龟。又仰望天气,观天怪也。”就是指越王勾践曾在龟山也即现在的塔山建台观象,行祭祀典仪;你是否听闻,南朝时惠基法师于会稽古城修建宝林寺,后几经沉浮,于唐代重建后易名应天寺,唯有塔山巅复建的

考古 绍兴 越国 塔山 宝林寺 2025-10-22 02:25  3

三遗址史前考古揭示文化连续性,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的年代,张家口是何等的开放、活跃与辉煌

近来,张家口地区史前考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尚义四台、康保兴隆、宣化郑家沟等一系列遗址系统考古发掘,揭开了这片土地下埋藏万年的壮丽史诗。这些遗址如同时空坐标,不仅串联起张家口地区从旧石器末期到新石器时代完整的文化链条,更雄辩地证明,张家口曾是燕山南北、草原与中原

考古 曙光 遗址 张家口 中华文明 2025-10-21 15:10  1

千年龙窑重见天日,宁波考古再获新发现

近期,随着通苏嘉甬高铁宁波段建设的推进,一处沉睡千年的文化遗存在抢救性发掘中重见天日。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在江北区慈城镇郭塘岙窑址清理出一座结构完整的东汉龙窑,其22.5米的长度与三段式完整构造,被考古专家评价为“浙江同期窑址中罕见的实物范本”。这一发现不

考古 宁波 龙窑 千年龙窑 龙窑重见天日 2025-10-21 09:07  4

张郁|苏州考古博物馆——在地文明的空间叙事与当代诠释

苏州和氏设计营造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总创作师,江苏省首批国家二级艺术创意设计师(高工级)。国内知名的策展型文博设计师,曾策划、规划、设计了近百个博物馆、主题展馆、文旅商功能区项目,获评中国设计年度人物、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人才、姑苏宣传文化重点人才、苏州文创产业

苏州 博物馆 考古 考古博物馆 张郁 2025-10-20 16:32  2

《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传播考古瑰宝的魅力

“书香满天府·安逸读四川。”又是一年天府书展,三星堆出土文物以其绝伦之美,不仅惊艳当下,更将在未来数十年乃至数世纪持续吸引全球目光。作为天府书展的重要IP,为让这份考古瑰宝的魅力更广泛传播,《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 这部记录三星堆文物的最新权威精

传播 三星堆 考古 三星堆博物馆 巴蜀书社 2025-10-18 05:41  4

多元文化汇为一体的长卷(考古中国)

新疆大地上的6处世界文化遗产、9545处不可移动文物与45万多件可移动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数代文博工作者薪火相传,潜心阐释文明密码,让文化遗产成为滋养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

考古 龟兹 长卷 北庭 高昌 2025-10-18 08:26  3

宁波考古新发现!慈城东汉龙窑现世为黑釉瓷起源研究添新证

10月17日,记者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在宁波江北慈城郭塘岙,发现了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结构清晰的东汉龙窑。此次发现不仅出土了数量可观、种类丰富的窑具与瓷器标本,更为深入探究早期越窑的工艺演变历程以及黑釉瓷的起源问题,提供了关键实物资料。

考古 东汉 慈城 龙窑 黑釉瓷 2025-10-17 17:03  4

洛阳,让世界看见古都新生

今天,第六届世界古都论坛的帷幕徐徐拉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古都代表、专家学者如约相聚洛阳,携手作答“古都·新生:全球古都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这是洛阳与世界的又一次握手,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注脚,必将为全球古都保护与发展、人类文明赓续与进步启迪新的思考

洛阳 考古 古都 龙门石窟 故城遗址 2025-10-16 08:00  4